中國青年報:國企品牌需走出“一地雞毛”的傳播窘境

來源: 中國化工集團
時間:2015-06-03

我曾經參加過很多大型國企的新媒體采訪活動,最突出的印象是企業帶著大家盡可能多地了解方方面面的情況,而最終在傳播上“一地雞毛”,主題凌亂,不可能在受眾中留下整體清晰的印象。

一家大型國企很重視和各網站的合作,而且還聘請了一些社會名人當監督員,并經常請網絡大V一起舉辦各種活動,但整體形象卻沒有得到明顯改觀,關鍵在于沒有按照社會化傳播的要求建設自己的平臺,并將自己的員工和商家有效地轉化成強大的傳播社群。

簡單是強烈的。這是互聯網社會化傳播的靈魂,對于全面興起的移動互聯傳播來說,更是如此。而對于擁有無比復雜研發制造體系和漫長產業鏈的大型國企來說,這形成了一個先天悖論。

因為產品多、服務多、技術多、人才多,大型企業在社會化傳播方面經常犯的一個錯誤是:在一次社會化傳播方面總想照顧到方方面面,一次把千言萬語說與顧客聽。這極大違背了社會化傳播的規則,也導致傳播力損耗殆盡。

“你說我聽”的時代已走遠,大型國企品牌如何實現社會化傳播?在受眾的注意力越來越多地被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攫取的當下,在過去被稱為殺馬特的年輕一代逐步崛起為新興消費主力軍之際,這些身形龐大、產值豐厚的巨人,在日益劇烈的嚴酷市場競爭面前,必須擺脫統治了企業多年的工業思維和行為方式,低下高傲的頭顱,在互聯網傳播的風口上找到自己的位置,與受眾平等親切地對話。否則,無論你過去的業績多么輝煌,品牌多么煊赫,都可能被未來的市場拋棄。

在互聯網時代,傳統的工業思維已被受眾厭棄。在信息的汪洋大海中,受眾很難對傳統的廣告公關留下印象,因為“我優秀所以你關注”的單向傳播邏輯被徹底打破,企業必須重新找到與受眾建立關聯的路徑。

也就是說,靠在電視臺投入巨資建立大眾關聯形成傳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如同傳統媒介遇到的挑戰一樣,傳統國有企業除了接受新技術革命浪潮的洗禮,還亟待重新找到受眾并將其變成顧客。

在信仰缺失、利益泛濫的當下,喜歡則成為第一生產力。一些國企為什么得不到公眾喜歡,不是他們工作不努力,業績不突出,人才不優異,而是公眾不了解以至于不喜歡。

相對而言,大眾快速消費品和耐用消費品利用微博、微信甚至淘寶這樣的平臺與泛大眾人群實現溝通是容易的,如果你足夠尊重公眾、了解其內在需求,擁有自媒體資源并完成新奇的創意的話,就能在社會化傳播上取得不俗戰績,并轉化成巨大的商業回報。小米手機卓越的社會化傳播被很多商家奉為圭臬,褚橙和柳桃的成功被很多專家當成經典案例,都是生動的佐證。

但對于鋼鐵、醫療、化工、建材、裝備制造等大型企業來說,簡單克隆小米模式卻是東施效顰,事倍功半。

從國有大型成熟企業的角度來說,只能選擇其靈魂——品牌來設計所有的社會化傳播。而產品、服務、技術等要素都要為這個中心服務。畢竟,捆綁受眾不能靠短期利益,而要靠共同的價值觀。因此,品牌在社會化傳播中,應該是靈魂,而不是簡單告知的一個招牌。

大型企業往往過度依賴所謂的公共化平臺和公共意見領袖,雖然短期內能聚合注意力,卻由于缺乏忠誠度無法持續。對于產品的促銷有一定裨益,但對品牌的建設卻幫助甚微。與其這樣,不如集中資源,培養自己的忠實粉絲,并將其變成來自企業內部的社會化意見領袖。

還有一個重要原則是傳播平臺必須自己建設——互聯網的精神是自由和共享,你完全可以建設一個自己的平臺。

總之,企業品牌社會化傳播從表面看,是通過強關系人群的互動,將影響力逐步向廣泛人群擴散,引發互聯網傳播的巨大漣漪,根本卻在于借助大數據的思維,靠品牌這個靈魂與受眾形成深層互動,在一個平等的輿論世界,借助自媒體的力量,與公眾共筑價值觀和美好生活的過程。

(本文章摘自6月2日《中國青年報》)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 紀檢監督 | 友情鏈接 | RSS訂閱 | 常見問題
Copyright © 2005-2022 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ICP13046076 京公網安備110401400065
中恒電國際信息技術與中國日報社聯合設計制作
技術維護:中國化工數據中心 Email:56622999@cncic.chemchina.com
电视免费追剧软件 全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