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核電重啟箭在弦 產業潛力待開掘

來源: 中國化工集團
時間:2015-04-24

2015年是投入商業運行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也是我國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近年來,我國在核電領域開展了安全系統檢查,同時對在運核電機組進行了技術安全改進,為核電重啟做了充分的準備。與此同時,我國的核電裝備“走出去”戰略也取得實質性進展??梢灶A見的是,未來幾年,中國的核電發展前景十分廣闊

“2015年是‘十二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對于核能行業來說,預計年內將有6至8臺機組開工建設,有8臺核電機組投入商業運行,將成為投入商業運行核電機組最多的一年,成為核電重啟的關鍵之年?!?月22日,在中國核能行業協會2015年年會上,中國核能行業協會理事長張華祝在工作報告中反復提及“核電重啟”。

不僅是他,在隨后舉行的第十一屆中國國際核電工業展覽會上,中國各大核電相關企業無不對“核電重啟”摩拳擦掌躍躍欲試。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重點展示了具有第四代核能系統安全特征的高溫氣冷堆模型;國家核電技術有限公司展示了CAP1400核電技術。此外,展會還展出了核電站常規島及火電設備、隔膜閥等各種產品。

核電重啟大幕拉開

作為世界三大電力支柱之一,核能在保障能源安全、改善環境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在2011年日本福島核電站事故后,中國暫停審批核電項目,并在全國開展核電領域安全系統檢查,同時對在運核電機組進行了技術安全改進。這次暫停接近4年,從2011年3月至2015年2月,我國政府僅僅核準2臺核電機組,開工7臺核電機組,大幅度低于此前5年的平均發展速度。直到今年2至4月,遼寧紅沿河核電站5號、6號機組,福建福清核電站5號、6號機組相繼獲批,我國“核電重啟”大幕才正式拉開。

當前,我國大陸投入商業運行的核電機組23臺,總裝機容量2138.6萬千瓦。至2014年底,核電總裝機容量2030.6萬千瓦,占全國電力總裝機容量的1.49%;累計發電量1305.8億千瓦時,占全國總發電量的2.39%,比2013年增加了18.89%。

遼寧紅沿河5號、6號機組獲準建設后,其中5號機組已于3月29日開工。目前我國在建核電機組26臺,裝機容量2850萬千瓦,在建規模繼續保持世界第一。

自主技術唱主角

值得注意的是,重啟之年新批的兩個項目,都使用了我國自主核電技術。

紅沿河核電站5號、6號機組使用我國自主核電技術品牌——ACPR1000,該技術是中廣核集團堅持自主創新,按照國際最新安全標準,借鑒國際核電領域的最新經驗反饋,基于成熟堆型實施改進形成自主品牌的百萬千瓦級壓水堆核電技術,具備三代核電主要安全技術特征,滿足中國最新核安全要求。

福清核電站5號、6號機組是“華龍一號”三代核電技術示范機組。中國核工業集團“華龍一號”總設計師邢繼說:“‘華龍一號’具備完整知識產權體系,圍繞‘華龍一號’技術創新,中國核工業集團和中國廣核集團已申請700多項專利,主要設備都能實現國產,可以滿足‘走出去’的需要?!?/P>

這顯然并非巧合,而是代表了中國核電今后的發展方向——實現三代核電機型的國產化、自主化,才能為核電“走出去”、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的轉變奠定堅實基礎。

與此同時,第四代核電——由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公司和清華大學聯合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技術也在緊鑼密鼓地推進中?!?014年我們提出60萬千瓦商用高溫氣冷堆方案,可在內陸使用,逐步替代中小火電廠,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這一技術具備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將成為助推中國核電‘走出去’的核心競爭力?!敝袊斯I建設集團總經濟師舒衛國說。

核電產業前景廣闊

事實上,目前我國的核電“走出去”戰略已經取得實質性進展。2014年,與巴基斯坦簽署了再建三臺ACP1000核電機組的合作框架協議;與羅馬尼亞、阿根廷分別簽訂政府間核能合作協議,重水堆核電項目基本敲定;簽署了中英政府間民用核能合作聯合聲明,積極推進欣克利角及后續核電項目;與南非、土耳其、捷克、沙特等國家核電合作也在務實推進。進入2015年,又與阿根廷簽署了在阿根廷合作建設壓水堆核電站的協議,力推“華龍一號”在阿根廷落地。

目前,中國大陸核電份額為2.39%,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這說明核電發展在我國還有巨大的空間。據有關專家推算,至2030年,我國核電總裝機量將達到1.2億千瓦至2億千瓦區間,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將達到5%至8%。

“面對溫室氣體減排和大氣污染防治的巨大壓力,核能應當在優化能源結構、增加清潔能源供給、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方面作出新的貢獻?!痹趶埲A??磥?,中國核電發展前景廣闊?!白鳛楹穗婎I域最具發展活力的國家之一,中國受到了世界核電業界的廣泛關注。中國核電必將為國內外優秀核電供應商提供廣闊的市場空間,必將為中國核電‘走出去’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P>

(本文章摘自4月23日《經濟日報》)

 
 
聯系我們 | 網站地圖 | 法律聲明 | 紀檢監督 | 友情鏈接 | RSS訂閱 | 常見問題
Copyright © 2005-2022 中國化工集團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ICP13046076 京公網安備110401400065
中恒電國際信息技術與中國日報社聯合設計制作
技術維護:中國化工數據中心 Email:56622999@cncic.chemchina.com
电视免费追剧软件 全免费